日本 Toyoda Gosei公司研發總部的研究人員近日在《應用物理快訊》雜誌上發表了研究報告,稱最新研發出垂直取向的氮化鎵基之晶体管,其阻斷电壓超過1kV。這一研究進展對氮化物元件在汽車以及相關領域的應用十分重要。較低的電阻可減少功耗和發熱,這一特性吸引了許多研究者將注意力放在氮化鎵的纳米电子應用。往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向氮化鎵和鋁鎵氮晶体管上,這两種結構可提供較高的移動速率和覺低的電阻。然而,這類结構在擊穿电壓和阙值电壓参数上却受到限制,除非改變元件尺寸,所以這類结構並不適用於汽車類應用。Toyoda Gosei公司研發團隊近日的研究成果有望克服以上的限制。研究團隊採用了垂直取向的新型設計,之前的工作已經證實,在垂直方向上,通過增加漂移區厚度,可提升擊穿電壓,而不用改變元件尺寸。但在保持較低導通電阻的前提下,這類設計目前仍然受限於元件的阻斷电壓。 研究者們表示:“我們重新設計了溝道的厚度、摻雜濃度以及漂移層,目的是减小外延層的電阻,同時保持阻斷電壓大於1.2kV。”同時採用了六角形的溝槽栅,以提升單位面積的栅寬,而减小特定的導通電阻值。這些改變進一步提升了1.2kV 級别的垂直氮化鎵 MOSFET 的性能,導通電阻可小於2mΩ cm2。
資料來源: Semiconductor Information , (2015-05) (夏宏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