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高功率元件應用研發聯盟

半導體長晶及磊晶、元件設計與製程、模組封裝、產品應用

看詳細資訊

無線充電簡介

無線充電包含感應式、共振式、微波傳輸式等等類型,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交變電磁場的電磁感應來實現能量的無線傳輸。感應式的無線電能傳輸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很多手機無線充電、甚至我們常見的電磁爐就是利用的這種原理。由於數碼設備空間小,接收線圈也小,加上充電設備功率小,所以通常充電的距離近(甚至需要與充電座接觸),不過相對電磁輻射也小。
共振式則是麻省理工提出的充電技術,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加上共振的原理提升無線充電的效率。共振傳輸的距離比普通感應式更遠一些,而麻省理工目前正在進行小型化的研究,對於車長好幾米的電動車來說,這方面的技術壓力倒不是太大。
微波傳輸式也是無線電力傳輸的一種方式,只不過受到發送功率等方面的限制,並未大規模實用化。微波傳輸的最大好處就是傳輸距離遠,甚至可以實現航天器與地面之間的能量傳輸,同時還可以實現定向傳輸(發射天線有方向性),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傳輸效率是所有無線充電都面臨的問題,對於電動車這樣充電功率更大的應用來說更是如此。電能首先轉換為無線電波,再由無線電波轉換成電能,這兩級轉換都會損失不少的能量。
電磁相容也是無線充電需要解決的技術瓶頸之一。電磁波很容易產生洩漏,當大功率的車用無線充電設備運行時,也會對周圍的生物和電子設備產生影響,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利用封閉的自動智慧化車庫安裝無線充電設備是解決電磁相容比較好的途徑,不過成本也相對高昂。

資料來源:
1. 詳解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EnergyTrend,http://www.energytrend.com.tw/knowledge/20150521-11329.html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