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18年10月31日
- 新聞作者予刊登媒體:CTIMES
- 新聞內
英飛凌自從1992年起,便已經開始投入碳化矽的材料研究。英飛凌大中華區工業電源控制事業處經理郭代原指出,功率元件的技術一般分為平面式(Planar)與溝槽式(Trench)這兩種架構。早期許多開發碳化矽產品的廠商,採用的都是平面式的架構,只不過這種平面式的功率元件架構,其可靠度一直受到市場的質疑。平面式的架構在其閘極氧化層容易產生電子的擾流散射,這樣的缺點往往是造成可靠度不佳的主因,而這也是英飛凌一直對於平面式技術的詬病之處。因此,英飛凌專注於發展溝槽式技術,並將平面式的缺點加以改善。英飛凌採用的溝槽式架構,其特色就是在於能夠兼顧到可靠度,同時也能夠提升能源效率。
儘管碳化矽功率元件可以有效提高能源效率,然而目前其成本偏高卻是最為人所詬病的問題。郭代原說,既然現階段成本偏高,就不能將其應用在對於價格敏感的產品用途上。目前碳化矽功率元件最適合的應用場合,就是對於效能要求要高,且體積要小的產品上。這兩類的需求通常無法用低成本的元件來滿足,因此需要用到這種更好的材料,來提供更高的效能。
如設立於城市中的電動車充電站,其所需要的電力非常大,特別是隨著電動車的普及,未來將會大量部屬,因此一旦能源效率差的話,整體就會產生非常高的能源耗損,因此電動車充電站也是對於能源效率非常在意的一種應用。
此外,充電站佈建街道上,特別是在地小人稠的都市中,設備體積不能過於龐大。加上戶外環境惡劣等因素,使得整個充電站設備必須盡可能的縮小體積。這時候,透過碳化矽這樣的功率元件,除了可以有效提高整體能源效率之外,還能進一步縮小設備的整體尺寸與佔地面積。
- 網址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6903/345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