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 - DIGITIMES 殷家瑋/綜合報導
包括歐美和中國大陸等許多國家近年來都投入了清理太空垃圾的研究,而近期一份據傳已解密的檔案顯示,中國大陸自2008年以來便一直在測試清道夫衛星計畫,目標是利用小型探測器鎖定目標並緊緊攀附在太空中的垃圾碎片或機器殘骸上以避免被追蹤,使其更利於應用在軍事領域。
據南華早報和Defense One報導,清道夫衛星一直都被認為具有多重的潛在用途,如今中國大陸政府已將清道夫衛星技術應用在由人工智慧(AI)所驅動的新型武器系統、無人機、以及機器人之上,並將該計畫命名為Scavenger。
在過去10年中,中國大陸政府據傳至少已發射了10枚實驗清道夫衛星,這些小型衛星或重量不超過10kg的衛星可透過一種三眼感測器,測量那些臨近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或殘骸,並可判斷目標接近物的形狀、相對速度和旋轉角度等資訊,在目標物進入20公分範圍內時使用一種單軸機器手臂予以捕捉,之後再啟動推進器推動垃圾,使其在穿越大氣層時得以焚毀。
若將此類型的清道夫衛星應用在軍事情況下,則清道夫衛星便可藉由附著於太空垃圾的殘骸上避免被地面追蹤。
陝西省西北工業大學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國家實驗室副主任羅建軍曾證實,中國大陸的太空垃圾清除計畫的確存在。儘管該項目的部分內容已被解密,但該實驗室仍表示,由於該技術具備了潛在的軍事用途,因此絕大多數相關細節目前仍處於保密狀態,並且亦不適合再公開談論更多內容。
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主管Todd Myers表示,中國大陸已在一種名為「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新興技術領域中擁有公認的領先地位。GAN技術可被用於欺騙電腦系統,使電腦能因此看見某些不存在的物體所產生出的景觀或衛星圖像。
儘管NGA坦言中國大陸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進程恐怕已遠遠超越美國,然而NGA亦指控,中國大陸研究此類技術的動機是出於不道德和具犯罪性的因素,用以透過操控圖像和畫素來創造虛構的事物。
舉例來說,中國大陸可透過這種技術誤導敵方的電腦輔助圖像分析,使敵方相信在某個特定地點上會出現一條重要的河流和橋樑。若從戰術角度或任務規劃來看,被欺騙的一方將可能引導自己的部隊穿越一條根本不存在的道路。
然而中國大陸並非唯一一個發展清道夫衛星技術的國家。截至目前,歐洲太空總署(ESA)至少已發射了2顆衛星以學習如何利用撒網等多種方法捕捉軌道上的垃圾;美國軍方也一直在持續開發一種技術,計劃利用漂浮的碎片作為小型衛星在太空戰中的戰術藏身處。
原文網址: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9&id=558405&query=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