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鶺鴒 台灣本島出現的白鶺鴒總共有三個亞種:臉頰雪白潔淨又圍著一條黑色圍巾的是【白面白鶺鴒】;而有著細細的黑色過眼線,只在領口戴著黑色蝴蝶領結的是【白鶺鴒】;還有一種同樣有著黑色過眼線,但在喉部、胸部前端套著黑色圍兜兜的是【黑眼線白鶺鴒】。這三類白鶺鴒在台灣的季節分佈也不儘然相同:除了白面白鶺鴒終年可見之外『一部分為留鳥另有一部分為冬候鳥』,其餘兩個亞種都是來台灣渡冬的冬候鳥。 鶺鴒科鳥類在飛行的時候,喜歡在振翅之後略作休息,等身體下降到某一個程度時再繼續鼓翼,使身體上升。這種收翅和鼓翼交替運用之下,便形成了像波浪般的飛行路線。 身高約20公分,有著驚人的體力及毅力,每年都要經過長途跋涉來台渡冬,所幸在不是擁有非常豔麗的外表的保護下,多年來並未遭到人們的獵捕,所以一般來說是一種比較不會怕人的冬候鳥;蟲食性的牠們,不論是蟋蟀、小螳螂、蚱蜢、蛾類、菜蟲…都可是牠們的餐點。 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水域地帶或住家附近。常不停地於地面走動,停棲時,不停地擺動尾羽。飛行時,呈大波浪形,且邊飛邊叫。於飛行時會發出清脆似「唧唧」或 急促之 「唧唧唧」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