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計畫摘要
 |
|
 |
計畫名稱 | 高階稀有綠能材料應用研究發展計畫(3/3) | 執行單位 | 材料暨光電研究所 | 105年經費 | 23,458千元 | 105年人力 | 11.58人年 |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 | 105年計畫內容
面對全球經濟景氣變動與不確定之外在情勢變化,各國對本身之產業精緻化及高值化刻不容緩。機械產業發展之「高階稀有綠能材料技術」,係針對高階稀有綠能材料關鍵技術,採「五階同步工程」策略,完成太陽能電池、節能顯示器用高熔點/高純度濺鍍用材料製程技術開發,輔導國內業界投入量產,達成高階綠能濺鍍用材料自主化之目標。以及建立廢棄螢光粉回收關鍵技術,包含:稀有金屬回收、分離、純化等,可有效降低成本與減少仰賴進口的風險,以輔導國內節能照明及顯示技術綠能產業再創另一高峰。
一、高熔點/高純度綠能濺鍍用材料技術:太陽能元件、節能顯示元件等綠能產業製程中最關鍵的高純度/高熔點綠能濺鍍用材料皆由國外進口,本計畫藉由中科院過去多年於靶材製程計畫所累積之技術能量及經驗,以五階同步工程方式,輔導國內鍍膜產業進行上、中、下游之整合,突破系統設計及製程技術瓶頸,建立高純度/高熔點綠能濺鍍用材料獨立自主之能力,提高太陽能元件、節能顯示元件等綠能產業用高純度/高熔點綠能濺鍍用材料自製率,並積極促成國內相關產業投資創造產值,開拓國際市場賺取外匯,為國內綠能產業開闊嶄新之高附加價值產品市場。
二、稀有金屬資源加值化製程技術:釔(Y) 、銪(Eu)等螢光稀有金屬萃取回收技術開發,將回收法和吸附法相結合,提出了一種從低濃度廢液中分離、回收釔(Y) 、銪(Eu)或其他稀有金屬的新技術,串聯國內上中下游在節能照明及顯示技術及相關產業,形成一個循環產業體,讓國內產業更具競爭力。輔導每年遭掩埋50噸螢光稀有金屬廢棄物有效再利用,降低對進口原料的依賴,減低地球資源的浪費。 | 105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 一、105年預期成果
(一)專利申請4件、技術移轉4件。
(二)完成高熔點/高純度鎢金屬濺鍍用材料技術 (靶材尺寸≧ψ6 inch、純度≧5N、氧含量≦100ppm)開發。
(三)完成稀有金屬釔(Y)/銪(Eu)分離純化技術(銪純度≧4N,回收率≧85%)開發。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高熔點/高純度綠能濺鍍用材料技術:要輔導國內業界建立太陽能電池、節能顯示器用高階綠能濺鍍用材料量產技術,達成國內自製率40%以上之目標,取代進口,爭取自主產能達40億。
(二)稀有金屬資源加值化製程技術:建立螢光稀有金屬萃取回收技術,串聯國內上中下游在節能照明及顯示技術及相關產業,形成一個循環產業體,讓國內產業更具競爭力。輔導每年遭掩埋50噸螢光稀有金屬廢棄物有效再利用,降低對進口原料的依賴,減低地球資源的浪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