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計畫摘要
 |
|
 |
計畫名稱 | 化工產業高值化技術與應用發展計畫(3/4) | 執行單位 | 化學研究所 | 105年經費 | 25,234千元 | 105年人力 | 14人年 |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 | 105年計畫內容
五碳衍生物觸媒製程與應用技術:
C5是輕油裂解生產乙烯的副產物,由於原料和製程條件不同,C5產量一般約為乙烯產量的14~20%,內含20~30種沸點相近的成分,組成十分複雜,C5早期多伴隨其他油種以燃料油的形式低價處理或去化。2011年C5分離出的雙環物二烯(DCPD)於世界產能約153.8萬噸/年,2015年國內台塑公司預期雙環戊二烯產能約6.7萬噸/年。
本計畫預期與國內石化業者合作開發五碳衍生物觸媒與製程技術,將可自主供給解決軍用高能燃油;亦可將中間產物再透過觸媒催化反應生成金剛烷,金剛烷為一種對稱、非常穩定的籠狀烴,被譽為新一代之特化材料,其官能基化衍生物在功能特材、光電特材及醫療藥品等產業領域,皆有相當廣泛的應用,國外專家甚至預言,未來金剛烷化學將可與苯化學媲美,亦可改善苯衍生缺點,足見其研發價值。
針對五碳煉油產出物本計畫將建立由雙環戊二烯原料至金剛烷與官能基衍生物製程所需觸媒之評估技術,篩選出適當之觸媒與完成產品雛級製程,技術移轉國內相關化工產業;續建立金剛烷官能化衍生物在功能特材(低介電難燃樹脂、高折射率低介電封裝樹脂、牙齒填充材料)及光電特材(高階光阻劑、高階塑膠光纖)等產業領域應用,完成相關專利技術與實際試產之能量,技術移轉國內相關樹脂產業,奠立後續金剛烷功能特材製備自主化能量。 | 105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 一、105年預期成果
(一)105年預期績效指標:專利申請2件,技術報告4件,論文發表3篇,技術移轉3件/3,560千元,分包學界4件,研討會/座談會1場,增加就業6人,直接與衍生投資178,000千元/3件。
(二)105年技術指標:完成金剛烷溴化衍生物製程使用之觸媒合成方法篩選評估與試製能量。建立雛級製程1~5公升反應器試製能量,溴化金剛烷產量50~500公克,產品規格指標:產率≧70%、純度≧95%、淡黃色固體;建立無機酸水解技術合成雙環戊烯羥化衍生物反應條件評估,進行雙環戊烯羥化衍生物實驗室級製程技術能量及製程純品技術。醇基雙環戊烯產品規格指標:產率≧60%、純度≧95%;建立醇基雙環戊烯氫化反應與雙金屬硼化觸媒反應條件評估,氫化後醇基雙環戊烷產品規格指標:產率≧90%、純度≧95%。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金剛烷為一種對稱、非常穩定的籠狀烴,被譽為新一代的精細化工原料,金剛烷化學可與苯化學媲美,亦可改善苯衍生缺點。建立由雙環戊二烯原料至金剛烷與官能基衍生物製程所需觸媒之評估技術與完成產品雛級製程,奠立金剛烷與官能基衍生物製程自主化。金剛烷價格隨應用需求不同,純度98%試藥級690美元/公斤,1-溴金剛烷與1,3-二溴金剛烷,純度>97%試藥級價格分別為1,810美元/公斤與27,040美元/公斤,1-金剛烷醇與1,3-金剛烷二醇,純度>98%試藥級價格分別為3,200美元/公斤與17,280美元/公斤,將其衍生應用於高折射率低介電封裝樹脂與低介電難燃樹脂,初期產值分別估算為6~10億元與9~12億元,近年隨各領域新產品不斷開發,金剛烷系列產品前景不可限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