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計畫摘要
 |
|
 |
計畫名稱 | 先進化學品技術發展與應用四年計畫 | 執行單位 | 化學研究所 | 98年經費 | 81,389仟元 | 98年人力 | 38人年 |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 | " 98年計畫內容
一、 功能性樹脂開發:建立共軛導電高分子聚倍半矽氧烷籠狀高分子聚合條件及矽酮抗電磁波干擾材料抗電磁波粒子製程。
二、 樹脂改質技術應用:完成協效性光安定劑及矽酮酚醛矽石混成物製備。
三、 功能結構技術開發:完成一維奈米結構材料導電複合材料開發與分散建立及陶瓷-金屬複材接合技術開發。
四、 矽晶薄膜液態製程節能技術:開發含矽系列之奈米晶體(NiSi、SiGe)製備及其高分子混合溶液液態薄膜製程技術。
五、 高功能透明材料技術:完成高韌性透明貼合模組材料最佳化模擬分析與高韌性透明介面材技術開發。 | 98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 一、98年預期成果
(一) 98年預期績效指標:專利申請9件,獲得3件,應用2件,論文發表18篇,技術移轉12件/8,500仟元,分包學界9件/4,700仟元,委託及工業服務5件/150仟元,直接與衍生投資100,000仟元。
(二) 建立導電高分子發光節能材料、環保型矽酮抗電磁波干擾材料、協效性光安定劑及矽酮酚醛奈米矽石混成物製程,開發發光材、電磁波防護與加工性質之應用,技術移轉合作業界以加速能量提昇與落實技術生根。
(三) 開發具有前瞻性之多層膜結構之功能梯度材料及一維奈米導電複材,建立FPC導電膠及RFID導電膜方面之應用,可降低成本取代進口,提昇國內相關科技產業技術,促進市場競爭力。
(四) 開發含奈米晶體之高分子混合液態薄膜製程技術,應用於感測器薄膜、薄膜塗層等產業,促進我國光電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五) 開發高韌性透明塗層配方與易製性加工技術,可提高應用產品如玻璃、面板等之觸控安全係數,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 完成功能性樹脂如導電高分子發光節能及環保型矽酮抗電磁波干擾材料製程開發,建立樹脂
(二) 改質應用技術如環保型協效性光安定劑及矽酮酚醛奈米矽石混成物,提昇傳統產品機能並建立自主特化品製程技術。
(三) 完成高品質一維奈米結構導電複材及陶瓷–金屬異材接合技術開發,可提昇國內電子、光電、電池、通訊等產業技術,應用於產業,並可形成有高附加價值的國際競爭力產業技術與產品。
(四) 完成矽材料薄膜製程建立,可逐步取代氣相沉積(CVD)之方法,降低生產設備與廠房建立的投資成本,並可達成低污染、低能耗之效益。
(五) 完成高韌性透明功能材料開發,推廣應用於小尺寸3C面板產品、大面積建築帷幕、玻璃視窗等產業,提昇國內產業對於關鍵技術、原料及製程開發之自主能力。
(六) 協助合作廠商建立酚醛樹脂環保製程與改質研究業界科專與環保型聚胺酯系反應型熱熔膠開發主導性新產品計畫,推動進行一維奈米金屬複合材料製程開發業界科專或主導性新產品計畫之申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