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計畫摘要
 |
|
 |
計畫名稱 | 光電醫療檢測技術開發計畫 | 執行單位 | 材料暨光電研究所 | 99年經費 | 65,404千元 | 99年人力 | 30人年 |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 | "99年計畫內容
一、以中科院膠囊內視鏡系統技術為基礎開發腸道掃描鏡,有別於一般膠囊內視鏡僅能使用於小腸部位,腸道掃描鏡也能使用於大腸瘜肉檢測,以觀察1~5mm的瘜肉為目標,採用環狀光學設計,加入併圖軟體,醫療影像完整呈現360°腸子全部影像而非單張照片,檢測同時也能撐開腸道部位,避免病灶被皺折與殘留物(糞便)遮蔽,幫助醫師能在最省時、省力的情況下作出正確的病情診斷。
二、大面積X光數位感測系統:中科院已有製作小尺寸X光齒根經驗,99年以大面積X光數位感測為目標,研發大面積數位X光感測系統,包括X光激發磷光無機材料的選擇及其製程開發,塗佈成型的選擇及其雷射讀取系統的開發,研發初步以鋇的鹵化物(BaFBr:Eu)為主,其中參雜Eu,X光激發所放出磷光的光子能量為3.0ev(波長約413nm),雷射讀取系統以He-Ne雷射為光源,光放管為感測器讀取光電子能量信號。 | 99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 一、99年預期成果
(一)預計申請5件專利,3件專利獲證、10篇論文(期刊、研討會)及12篇研究報告,技術移轉2件。
(二)完成光源投射模組設計。以白光和窄波段LED為光源
(三)完成掃描式內視鏡影像感測晶片精進設計與製作。
(四)完成兩張相鄰的影像接圖,接圖的誤差≦2個畫素。
(五)完成腸道掃描鏡無線發射晶片(RFIC)、影像資料收錄器開發及規格訂定。
(六)完成85% BaFBr:Eu2+ + 15% BaFI:Eu2+鹵化物磷光儲存功能研究。
(七)完成刮刀法塗佈大面積數位X光片。
(八)建立He-Ne雷射讀取X光片之機制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開發高解析度 CIS SOC設計與製作,含RFIC及CIS整合在一起的膠囊內視鏡,相關技術可開發高階內視鏡,因此對於攜帶式之無線高速信號傳輸時最有效益,提升各項產品之應用效果,可資運用的範圍廣泛,值得推廣。
(二)全面精進膠囊內視鏡平台,以提昇品質領先全世界。
(三)大面積PSP X光片是目前全世界數位X光的主流產品,大可到14英吋X17英吋,小可到牙科齒根,也可塗在玻璃或PET上,每年產值超過10億以上。
(四)無論是直接數位化或間接數位化,對X光數位化感測將全面建立相關技術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