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度計畫摘要
 |
|
 |
| 計畫名稱 | 光電醫療檢測技術開發計畫 | | 執行單位 | 材料暨光電研究所 | | 98年經費 | 67,577仟元 | | 98年人力 | 38人年 | |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 | "98年計畫內容
一、 以膠囊內視鏡為基礎,開發高解析度及高檢出率之腸道掃描鏡系統,進行感測模組、接觸式光學設計與封裝測試技術的開發,完成掃描光學機構模組設計與研製,完成腸道掃描鏡無線傳輸系統規劃,具環狀錐形投影光學設計之照明、取像和顯示功能。
二、 98年將研製近紅外雷射照射與驅動電路模組及近紅外光感測與低雜訊放大電路模組,進行乳房組織光學斷層影像技術開發,完成光電乳房斷層影像重建相關文獻蒐集。
三、 98年度將進行窄波段內視鏡技術之動物實驗及IEC60601 相關認證前實驗,包括IEC/EN60601-1規範(安規測試)有關於功能部份的測試、IEC/EN60601-1-2電磁相容測試及動物實驗。
四、 98年度將進行X光醫療數位影像檢測技術之動物實驗及IEC60601 相關認證前實驗,包括IEC/EN60601-1規範(安規測試)有關於功能部份的測試、IEC/EN60601-1-2電磁相容測試及動物實驗。
" | 98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 "一、98年預期成果
(一) 98年預期績效指標:專利申請5件,獲得3件,應用2件,論文發表10篇,技術移轉2件/5,000千元,分包學界7件/3,900仟元,委託及工業服務2件/300仟元,直接與衍生投資40,000仟元。
(二) 腸道掃描鏡技術開發可取代傳統的膠囊內視鏡,每年有上億元的商機,於FY98~FY100協助廠商投入業界科專,計畫規模約60,000仟元。
(三) 台灣產業在X光乳房攝影、超音波、磁振造影像和正子攝影像上,都無法佔有一席的地位,但在雷射乳癌檢測技術上,因尚未有已能夠銷售的產品,台灣有機會完成此一產品,與先進國家可以相比。
(四) 完成雷射乳癌承載光源、感測器和附屬電路等的機構設計,掃描範圍為直徑15cm,高度15cm,可定位360度。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 透過接觸式膠囊內視鏡系統的整合,借由台灣優勢ICT產業出發,開創附加價值高的醫療產業,借由ICT現有之資源整合、管理模式及軟體優勢開創產業技術領導者的方向,搭配醫療服務的擴大,成為軟體經濟創造者,最後加入老人醫療服務創新,改變生活型態,以利生活型態之創新。
(二) 借由ICT產業之整合生產及管理優勢,降低成本、擴大市場、持續精進,以達到全球供應鏈之主流,創造競爭力,形成中堅產業及主力產業。
(三) 整合CMOS sensor技術、射頻IC及無線傳輸及影像處理等技術,應用於膠囊內視鏡、牙科X光數位影像技術及近紅外線乳癌檢測技術上,協助廠商培訓研發人才,以解決產業研發人才不足的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