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術處科專

年度計畫摘要

* *

計畫名稱無線射頻辨識與短距通訊整合應用計畫
執行單位電子系統研究所
100年經費 22,483元
100年人力11人年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100年計畫內容 FY100年為全程三年計畫之最後一年,另因受限於經費編列之減少,為在計畫結案年能特別突顯科專技術對產業發展之效益,在計畫執行上除集中資源持續在利基型技術建立外,並將設計一系列較大規模之展示驗證,為國內RFID科專技術之發展,畫下一道完美之軌跡,100特別加強技術發展方向包含: 一、 金屬條件下高靈敏度電子標籤之研究。 二、 多功能性、主動式電子封條研製。 三、 具規模之創新應用技術測試與驗證。 四、 具短距通訊模組之手持式讀取器精進開發。 五、結合特徵影像辨識與RFID觸發機能之系統化技術建立。
100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一、100年預期成果 (一)預計申請4件專利,1件專利獲證、7篇論文(期刊、研討會)及8篇研究報告,技術移轉3件,年度收入達投入金額14%,預計創造總產值7億5千元。 (二)完成特徵影像具RFID電子信號與動態影像變化觸發2種機制之「RFID與特徵影像辨識整合技術研究開發與軟體邏輯技術」。 (三)完成具安全栓扣及破壞即時通報功能之主動式電子封條技術開發,以保稅車及貨櫃車為載具進行50車次以上實際上線測試;除預期三年內在港口應用創造約1.2億產值外,在100年度將促進投資2件、促進就業25人,並進而將RFID技術與傳統之機械鎖具產業異業結合,開發新興應用。。 (四)藉由跨領域整合,開創港區貨櫃門哨管制2項RFID應用平台和機會結合特徵影像視訊與RFID電磁信號建構完整之自動化監控系統,可應用於全球貨櫃運輸管理、保稅工廠監控資訊自動化及停車場管理。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 擴大應用範圍使產業受益:由於RFID與特徵影像整合技術應用在運輸管理為世界之首創,對國內產業切入國際市場具有開創效益,預期三年內有國外4個港口導入,創造產值約8千萬元。 (二) 加速自主創意產品關鍵技術建立以促成投資:以創意結合生活化需求,積極進行RFID相關產品關鍵技術研發,並以此吸引及鼓勵其他業界之投入,將有助於RFID產業規模擴大,另推動RFID與製鎖工業之產業聯盟,預期將有3-5家業界之實際投資,年度內促進投資4-5千萬元。 (三) RFID讀取器之 USB界面技術建立,履歷安全更為完善:開發完成低輸入電流(小於0.5A)需求之RFID讀取模組與天線,能輕易的與現成之個人資訊媒體結合,達成履歷監控之RFID應用與智慧生活之方便性提昇,預期產業效益可達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