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術處科專

年度計畫摘要

* *

計畫名稱高值化學品技術開發與應用四年計畫
執行單位化學研究所
101年經費 57,781千元
101年人力27人年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101年計畫內容 一、石墨烯化學品技術:建立氧化還原法石墨烯製程及其金屬氧化物奈米複合材料技術與應用於電極漿料、功率型偽電容技術開發。 二、導熱化學品技術:建立燃燒合成製程、粉體粒徑控制與表面改質技術與氮化鋁陶瓷基板配方及LED晶片發熱瓦數模擬分析與驗證技術。 三、微粒/微囊化學品技術:建立PMMA共聚高分子微球製備及粒徑控制技術與石蠟微膠囊材保溫塗料相容改質、均質混成及加工測試技術。 四、特用樹脂化學品技術:開發矽氧烷高透明性LED封裝樹脂、有機導電安定關聯劑與配方調製薄膜塗佈技術應用於電激發光元件。
101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一、101年預期成果 (一)101年預期績效指標:專利申請7件,獲得3件,應用2件,論文發表12篇,技術移轉10件/6,000千元,分包學界13件/6,450千元,委託及工業服務5件/300千元,直接與衍生投資100,000千元。 (二)完成金屬(氧化物)/石墨烯奈米複合材料技術及針對水溶液電解液型儲能元件開發應用於超級電容製備技術,二維石墨烯產品比表面積400m2/g以上,儲電材料規格電極比電容300 F/g。 (三)建立金屬氮化物燃燒合成製程、氮化鋁與高分子導熱膠材配方、氮化鋁基板配方及LED晶片發熱瓦數與模組散熱模擬分析與驗證技術,導熱膠材之熱傳導係數>3.0 W/m K、基板>100 W/m K。 (四)建立PMMA共聚高分子微球製程及粒徑控制與擴散膜用微球聚合製程技術,薄膜透光率>90%、抗溶劑效果:24hr。完成以微膠囊有機石蠟相變材料混成保溫塗佈開發,溫度變化範圍10~35℃、塗料黏度>3000 mPa-S,通過鹽霧及日光碳弧照射耐候測試。 (五)開發矽氧烷高透明性LED封裝樹脂應用技術,光衰測試60℃/90%RH:<10%;完成有機導電安定關聯劑配方調制,熱安定性Tg>150℃,有機導電薄膜感測元件表面電阻:103 ~106Ω/□。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開發石墨烯材料,應用於超級電容電極、鋰電池助導劑、鋰電池隔熱、燃料電池雙極板等,提供新一代奈米碳材,提升能量系統性能,改善3C產業、通訊、汽車業等電池效能,增加業者競爭力。 (二)開發具有節省能源與成本低的燃燒合成方法,製備高導熱係數金屬氮化物與氮化鋁導熱膠材,應用於LED光電與電子散熱系統,協助業界建立本土高階散熱能量,減少對國外原料及技術的依存度。 (三)開發高分子擴散微粒及微膠囊保溫材料,應用於照明、面板等LCD背光模組之擴散膜與細小線路的導電接續,各式儲能系統與建築領域的節能溫控建材/塗料等,達到低耗能高效能之綠色能源效益。 (四)開發功能性樹脂如導電安定關聯劑、高透明性封裝樹脂及有機導電高分子複材,可應用於觸控面板、顯示器元件、低阻抗電子界面導熱、封裝材料、樹脂難燃化等,提升傳統產品機能並建立自主化製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