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計畫摘要
計畫名稱 | 整合式麻醉深度監測儀開發 | 執行單位 | 飛彈火箭研究所 | 102年經費 | 13,009千元 | 102年人力 | 6人年 |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 | "102年計畫內容
本計畫所開發之麻醉深度監測儀,綜合應用非侵入式生理訊號含腦波(EEG)、心電圖(ECG/HRV)、血氧濃度(SpO2/PPGA)訊號量測分析,來評估意識程度、自主神經活性反應及手術中疼痛指數,開創麻醉深度監測可由多面向訊號分析研判,不致僅由腦波信號單一面向來決定,使病人手術安全更加提昇且使術中清醒比例降低,減低醫療糾紛,未來應用範圍可以在醫院、無痛拔牙、醫療美容等產業。在102年計畫重點如下:
臨床案例收集及理論參數調整。
雛型件臨床前試驗及彙整、矯正。
完成雛型件臨床前硬體電性試驗。
完成先導型開發。
臨床試驗規劃、申請。 | 102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 一、102年預期成果
(一) 計畫預計102年度(經費13,009千元)產出專利申請2件、促成廠商投資1件20,000千元、技術移轉1件1,500千元、論文(研討會論文/國內外期刊)3篇、研究或技術報告3篇。
(二) 與醫院麻醉部醫師合作,針對麻醉深度考量在各不同類型之麻醉劑作用下,解析『EEG、ECG、SPO2』所產生之意識清晰度、自主神經活性、疼痛壓力,並結合醫師經驗,調整各項麻醉深度判定參數。
(三) 應用系統設計及軟硬體界面技術能量解決臨床前試驗所發生之各類問題,完成多維度麻醉深度指標評估監測儀臨床前試驗及系統先導型開發。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 開發結合意識程度+自主神經活性+疼痛指標於單一儀器顯示可滿足醫師需求,目前市面上尚未有此種儀器,可帶動國內IT產業轉型,提昇國內於手術醫材的技術。
(二) 就產業效益:耗材費用每次使用平均單價800元,全球耗材以1億人次預估,每年耗材產值約800億,把麻醉深度監測儀器列入開刀房的基本配備,全球潛在市場約47,487台,銷售額約320億[澳洲BioPharmicam公司],總計麻醉監測儀器及耗材應用於開刀房部份之儀器及耗材,市場產值極為可觀。
(三)就經濟層面,我國在生醫產業的發展仍然有極大的侷限性,藉由醫療層級的儀器開發,有助於產業的升級及國際市場的開拓。就學術層面,相關的研究成果有助於提升我國的學術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