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計畫摘要
計畫名稱 | 整合式麻醉深度監測儀開發 | 執行單位 | 飛彈火箭研究所 | 103年經費 | 14,965千元 | 103年人力 | 6人年 | 計畫重點摘要說明 | "103年計畫內容
本計畫應用非侵入式生理訊號腦波(EEG)、心電圖(ECG/HRV)、血氧濃度(SpO2/PPG)訊號量測分析,來評估意識程度、自主神經活性反應及手術中疼痛指數為一多維面向指標,開創麻醉深度監測可由多面向訊號分析研判,使手術病人安全更加提昇,並藉由此系統開發同時引導國內電子業投入整合式麻醉深度監測儀,加速我國生技產業技術能力之創新與提昇,並協助推動生醫研發成果商品化與產業化。103年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 先導型試製。
• 進行臨床試驗。
• 臨床試驗彙整矯正。
• 指標評估技術最佳化。
• 軟硬體新型態修整、驗測。 | 103年預期成果 及未來研發成果 之長期效益 | 一、103年預期成果
(一) 計畫預計103年度(經費14,965千元)產出專利申請2件、促成廠商投資1件10,000千元、技術移轉1件800千元、技術服務1件300千元、論文(研討會論文/國內外期刊)2篇、研究團隊養成1個、研究或技術報告3篇。
(二) 完成先導型試製、進行臨床試驗、建立臨床試驗資料:
- 術前資料建立:身份資料、人種、性別、身高、體重、血型、年齡、酒量、病症、藥物食物過敏、麻醉方式、麻醉品名稱劑量、開刀型式。
- 術中資料儲存:環境之變化、手術中醫護之行動、病人之狀態及反應。
- 結合醫師經驗之麻醉深度標準,進行先導型之臨床驗證。
二、未來研發成果之長期效益
(一) 應用優化調整之先導型的麻醉系統監測儀,大幅度降低手術過程中病人產生知覺狀態的發生頻率,和避免麻醉過深造成病人的危險、降低麻醉藥品的使用量。
(二) 產生最佳化先導型產品,並能以優良品質邁入商品化。
(三) 就經濟層面,未來可依本計畫的硬體模組建置一個完善的生理醫療資訊中心及臨床實驗支援,收集並建立國內第一個麻醉臨床醫療生理訊號資料庫,提供各類型病患的各種生理量測訊號,且資料庫提供解碼程式,可讓產學醫界直接使用,厚植國內醫療產業開發資源。
(四) 就產業效益:把麻醉深度監測儀器列入開刀房的基本配備,全球潛在市場約47,487台,銷售額約320億,另醫學美容2011年美國產值約950億美金,整形手術佔17%,產值佔61%。
" |
|